📣📣📣【正視複雜化學物質 跟上國際管理趨勢】
 🧪上週焜裕很榮幸能參加由環保署主辦的2019國際化學品與汞管理研討會,並感謝主辦單位邀請,擔任美國德州農工大學Ivan Rusyn教授演講的引言人,Ivan教授正好是我在北卡羅來納大學博士班的實驗室學弟,目前是美國毒理學界非常傑出的學者,這次受邀的演講題目為「以NAMs替代測試資料提升化學品交叉參照運用效度(Increasing the confidence in read-across of chemicals with new approach methods data)」。
 ✅Ivan教授指出,組成未知或可變的化學物質、複雜的反應物質以及生物材料物質(Substances of Unknown or Variable Composition, Complex Reaction products or Biological Materials, UVCBs)是難以評估他們對人體與環境的潛在影響,因此目前新興的毒理學研究則綜合動物實驗或細胞實驗與運算模式,來彌補當前毒理資料的不足之處。演講中,Ivan教授也介紹,以相似的化學結構與細胞生物活性試驗,能作為交叉參照(read-across)的方法。
 ✅焜裕過去也鑽研毒理研究,期待國內環保署、化學局以及相關學術單位,在未來若評估環境中複雜化學物質的危害時,也能跟上國際趨勢,以更完善的方法來進行危害辨識與風險評估。
 新聞稿:https://www.tcsb.gov.tw/cp-21-3644-c5ceb-1.html
 (圖說:左為講者Ivan Rusyn教授,右為 財團法人安全衛生技術中心李處長政憲)